目前,传统犊牛代乳粉使用的棕榈油和椰子油存在可持续性争议(如毁林、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亟需环保替代品。而本研究旨在评估新生牛犊在喂食含有黑水虻幼虫油的代乳粉后的生长表现。
实验中将100头新生荷斯坦母犊牛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不同油脂配方的代乳粉(24%粗蛋白,18%粗脂肪)。
1. B0:80%棕榈油 + 20%椰子油(对照组);
2. B20:80%棕榈油 + 20%黑水虻幼虫油;
3. B30:70%棕榈油 + 30%黑水虻幼虫油;
4. B40:60%棕榈油 + 40%黑水虻幼虫油。
犊牛自由采食代乳粉(0–55日龄900 g/d,56–63日龄600 g/d,64–70日龄300 g/d)和开食料,记录生长情况、采食量及粪便评分。
农场技术人员通过常规评估代乳粉特性,发现黑水虻幼虫油对代乳粉的混合性、溶解性、沉降性、气味、脂肪分离程度或颜色均无影响。
棕榈油
椰子油
黑水虻幼虫油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
生长性能
黑水虻幼虫油替代椰子油对犊牛的生长性能没有负面影响,各组犊牛的最终体重、日增重、肩高均无显著差异。试验第1周B20组的代乳粉摄入量低于B0组,第2周B20/B30组摄入量低于B0组,但第3周开始差异不显著,未影响整体生长。代乳粉摄入量在前期有差异,但总干物质摄入量(代乳粉+开食料)没有显著差异。
粪便评分
在粪便评分中,B20组在前3周粪便异常概率较B0组显著降低,B30组在第2周、第3周粪便异常概率较B0组显著降低,表明黑水虻幼虫油可能促进消化健康。
腹泻风险
腹泻事件的发生概率在第2周时上升至峰值(B0:0.38,B20:0.42,B30:0.28,B40:0.40),随后降低,第6周后维持接近零水平(≤0.01),但各组间无显著差异,表明黑水虻幼虫油未增加腹泻风险。
实验结论
在本实验中,黑水虻幼虫油可100%替代椰子油(即80%棕榈油 + 20%黑水虻油),且不影响犊牛生长性能,并显著改善早期肠道健康。因为黑水虻幼虫可利用有机废弃物养殖,进而生产虫油,提供低碳足迹的脂肪来源,有望减少生产传统植物油的环境负担。因此,黑水虻幼虫油是犊牛代乳粉中棕榈油/椰子油的潜力环保替代品,在维持生长性能的同时改善肠道健康,可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方案。(英文版详见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