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广州无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新闻中心
推荐产品

添加或不添加蛋白水的黑水虻幼虫粉在大西洋鲑幼鱼淡水养殖中均获高效利用

发布日期:2025-11-07 16:58:55浏览次数:2


1.png


图片

挪威水产养殖业未来将可采用更有可持续原料来源开发的饲料,例如利用可降低单位产量对淡水和土地资源的消耗,以及采用节能工艺加工成饲料等。黑水虻幼虫是这类原料的典型代表,它们能将副产品转化为优质蛋白质,而不需要用大面积土地,生命周期短且可实现全年高频次收获。

2.png

V

S

2.jpg

在大西洋鲑鱼饲料试验中,黑水虻幼虫已成功实现100%鱼粉替代,但研究发现不同批次的黑水虻幼虫粉产品的营养物质消化率存在波动。此外,有研究表明黑水虻幼虫对锰高度累积,这可能影响其在水产饲料中的添加上限。因此,本研究旨在评估在黑水虻幼虫湿法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蛋白水”重新加入饲料的效果,以及饲料中高锰含量对大西洋鲑幼鱼的影响。(注释:蛋白水一般指原料在湿法加工过程中经蒸煮、压榨后,液相经分离油脂后得到的含水溶性蛋白、氨基酸等成分的残余液体。)

实验中设计了5组实验:

对照组:不含黑水虻幼虫成分(含鱼粉);

黑水虻虫粕组:含10% 黑水虻虫粕(无蛋白水);

蛋白水1组、蛋白水2组、蛋白水3组:蛋白水分别替代了黑水虻虫粕的10%、20%和40%。

将一定数量的初始体重约25.7克的淡水大西洋鲑幼鱼放在水温12℃左右的淡水中饲养8周,实验期间记录其生长性能、健康状况、营养转化和矿物质代谢情况等。

结果显示,所有实验组的大西洋鲑幼鱼生长良好,体重、生长速率、热生长系数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健康指标(肝体指数,脏体指标,屠宰率)、体表损伤评分(鳞片、鳍损伤)和骨骼畸形率在各组间也无显著差异(p>0.05)。

3.png

黑水虻幼虫蛋白水富含水溶性蛋白,且主要为小分子肽,添加到饲料中显著提高了饲料的水溶性蛋白含量(从黑水虻虫粕组的7.48%升至蛋白水3组的9.12%)。但本研究中的水溶性蛋白含量的增加并未表现出对幼鱼生长性能或健康的益处。

实验表明,添加蛋白水对幼鱼的饲料消化率有一定影响:含10%和20%蛋白水的饲料干物质消化率(75.7%和75.4%)显著高于对照组(70.1%);含40%蛋白水的饲料脂肪消化率(92.3%)显著高于对照组(88.9%)。但蛋白质消化率无显著差异。

黑水虻幼虫粕富含锰(584mg/kg),黑水虻虫粕组饲料的锰含量最高(120mg/kg),超过了欧盟上限(100mg/kg)。增加蛋白水比例显著降低了饲料锰含量(蛋白水1组110mg/kg, 蛋白水2组110mg/kg, 蛋白水3组94mg/kg),对照组最低(60mg/kg)。但即使饲喂锰含量高达120mg/kg的饲料,鱼体组织(肌肉、肝脏、中肠)和全鱼中的锰含量并未显著升高,未对鲑鱼幼鱼的生长、健康(包括骨骼)或其他矿物质稳态产生负面影响,且未观察到锰过量中毒的迹象。

综上,在淡水中,用含10%黑水虻幼虫粕(无论是否添加蛋白水)的饲料喂养大西洋鲑幼鱼,其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与标准鱼粉饲料相当。加工过程中将黑水虻幼虫蛋白水重新加入饲料并非必需(因在本研究中未显示出对幼鱼的额外益处),因此在加工过程中可以简化步骤(省去蛋白水回添),降低成本,但添加蛋白水能有效降低最终饲料产品的锰含量,使其更易符合法规中对金属元素锰含量的要求。

饲料中锰含量高达120mg/kg(主要来自黑水虻幼虫粕)并未导致大西洋鲑幼鱼组织中锰的积累或产生毒性效应。这为安全使用富含锰的黑水虻幼虫原料提供了初步证据,证明黑水虻幼虫作为可持续的大西洋鲑鱼饲料蛋白质来源的潜力。(英文版详见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020-31704592

微信咨询
广州无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返回顶部